为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精神,深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建立我校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学生工作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将于2011年10月初(2011级新生第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开始对我校2011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具体安排如下:
一、成立学校2011级新生心理普测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杨弘宇
领导小组副组长:德国明 黄 红
领导小组组员:赵晨光 秦朝明 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
工作小组组长:德国明 黄 红
工作小组副组长:赵晨光 秦朝明 杨晓梅
工作小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各院系心理辅导员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成员
二、测评方式及程序
(一)测评方式
根据以往心理普测的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普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次普测继续采取纸介问卷测试,人工录入数据,利用测验软件分析结果的方式。填答问卷时间约20分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次课中进行,结合课程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科学的心理量表测试提高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了解和关注,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同时便于组织和管理学生,创造一种较好的填写问卷氛围,提高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测评程序
1、测试宣讲
时间:2011年9月底--10月初
负责部门:学生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各院系
具体工作:
①由学生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过发放新生心理知识手册、开展入学适应期团体拓展训练、新生心理讲座及心理课程等一系列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大一新生宣传心理健康理念,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维护的意识;
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印制问卷等工作;
③各院系心理辅导员负责本院系新生心理测试宣讲工作。
2、心理测试
时间: 2011年10月10日--10月15日
地点:A1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测试量表: UPI、SCL-90
负责部门:学生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各院系
具体工作:
①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培训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大学生心理协会负责配合任课教师进行问卷发放、回收等工作;
②各院系提前通知本院系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就座;并指定各班心理委员为测试负责人。
3、建档、筛查
时间:2011年10月17日--2011年10月25日
地点: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负责部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协会
具体工作:问卷回收之后进行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及数据分析、统计、筛查工作。
①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组织、培训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进行问卷的计算机数据录入,为参加普测的新生建立心理档案;
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统计、筛查工作。
4、个体约谈
问卷测试之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将从大一新生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个体约谈,以便更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时间:2011年10月31日--2011年11月4日
地点: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负责部门:学生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各院系、大学生心理协会
具体工作:
①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知各院系心理辅导员约谈学生名单;组织好心理咨询师按时进行心理约谈;
②各院系心理辅导员做好约谈学生的心理工作,按通知要求组织好本院系约谈学生准时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指定地点参加约谈。
5、心理健康指导跟进
负责部门:学生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各院系
具体工作:普测结束后,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
为使本次新生心理普测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心理普测工作的成效,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学生的心理成长,请各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配合。
|